关于社交,几段想分享的话

随便写写

点进这篇文章的人,首先会和我这个作者建立所谓社会联系,所以我先厚着脸皮报告一下近况:吃得不错、睡得还行[1]、工作平稳、业余轻松、减药成功。夏天快过去了,即使[2]增加了锻炼[3]频率,每天一根冰棒雪糕还是让我胖了好几斤,哈哈。

7 月本来打算写一篇博客论证“如果想社交,必须要接受交际间的摩擦”。写大纲时发现很难把片段的论据按条理深浅排列清楚,作罢。我在这里简单呼吁一下:感到孤独是大脑进化出的本能,不要觉得羞耻,多主动去社交。为了达到加深关系、交到新朋友的目的,一些摩擦(话不投机、出门麻烦…)是必须接受的,一味坚持“不麻烦别人,但也不希望别人麻烦我”这种过分强调主体性的观念,会陷入搭子文化那种萍水相逢的……可以用“代餐”这个词吗?代餐不能当饭吃哈。

我身体力行这个结论:当有机会聊天时,我会选择主动开启话题而不是沉默度过,哪怕不说话,至少脸上要淡淡微笑,别人的大脑会从微笑中识别到善意的;当看到朋友感兴趣的东西时,我会主动转发给朋友,顺便开启一段兴许是几年一次的闲聊;当有人约我出门时,我会尽量响应。有道是一期一会,珍惜和人产生联系的机会吧。

希望和点头之交、陌生人聊几分钟的天,如何开启话题(这个在英语里叫small talk)?我了解并实践过一个好技巧:寻找对方外显的特点,并(运用语调和表情)表现自己对这个特点很感兴趣。举例:看到同事不舒服,关心地问一句;看到衣服、包上的装饰、图案,好奇地询问出处。

记性不好是影响我社交的一个因素。如果你能记住别人在交流时有意无意透露出的个人信息,你就能组织更针对性、更容易提升好感度的发言,毕竟(在大脑本能驱使下)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关心。解决方案是记笔记,商业上有 CRM(客户关系管理)系统、社交游戏 VRChat 有第三方爱好者开源的VRCX好友管理工具。使用这些工具的益处远大于淡淡的负罪感。

想说的暂时就这些,愿你在最近出门时用心感受夏末初秋之时的凉风和暖阳。


  1. 我睡觉打呼,用呼吸机加闭口贴,较明显地提高了睡眠质量,真的有用呀。国产瑞迈特 G3B20A 换鼻枕,加国补到手 2600。 

  2. 但人体进化使得锻炼并不能显著提高能量消耗,最佳减重方式还是管住嘴。 

  3. 运动方针:二区训练、Zone 2,不累地运动。推荐大家了解,AppleWatch 有对应功能。我实践是跑步机爬坡,速度慢(少费膝盖)坡度高(把心率提上去)。 

updatedupdated2025-09-052025-09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