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好学生不善处理混沌情况
足球妈妈们试图从孩子们的生活中消除试错和反脆弱性,使他们远离生态模式,而将他们改造成按照预设的现实模式(符合足球妈妈的想法)行事的书呆子。就这样,孩子们成为好学生,但也成为书呆子,也就是说,这些孩子就像是计算机,除了计算速度慢了一些。此外,他们完全没有受过任何关于处理模棱两可情况的训练。
我以人们的周旋能力为筛选标准进行选择,好学的人一般不善于与人周旋:他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任务。 当我10岁的时候我就意识到,好成绩在校外不像在校内那么受欢迎,因为它们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。
我知道有本书《金榜题名之后: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》,也是写(来自普通/贫穷家庭的)“书呆子”一旦离开校园,失去了以成绩作为评价标准(非常单一直接)的目标,就会变得迷茫,而富裕家庭的孩子会提前观察到社会多样性的评价标准,进而在校园中提前做准备。《反脆弱》作者说的“不善处理混沌情况”似乎和此书的论点有些重合的地方。
#拖延来处理混沌情况
事实上,人类是非常不擅长过滤信息的,特别是短期信息,而拖延则是帮助我们筛选信息的较好方式,它能避免我们由于冲动而轻信某个信息。 你越频繁地寻找数据,你会发现,你找到的噪声(而非被称为信号的宝贵数据)的比例就越高,噪声–信号比就越高。噪声和信号的混淆并非心理问题,而是数据本身所固有的问题。
拖延处理混沌情况的前提是,信噪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,错误信息会被时间证伪。这个在投资上体现的最明显。一天看几次大盘,只能收获焦虑。我在推上看过一句批评“短期投资者看到波动就总是将同时发生的事情擅自联系起来,实际上两者无关”,作者在书里也写了“先发生事件,事后找个看起来合理的理论解释事件”(第四卷)的行为是很不明智的。
或者前提是,随着时间推移,可能的情况会越来越多,就像多重宇宙理论,从一个时间点开始宇宙因为选择分裂成无数时间线,提前计划大概率miss(缓存击穿),计划赶不上变化。这个前提在编程上体现的比较多:“不要过早优化”,“不要冲出前灯范围”,行业抛弃瀑布流程的原因。大概编程是讨厌信息熵大(可能性多)的东西的,我们讨厌公共耦合,因为公共值有更多可能被无意中修改为不合适的值。
#减法性知识消除错误
鉴于我们今天所知的知识可能被证实是错误的,但是我们今天认识到是错误的知识则不可能变得正确,至少不那么容易,因此,我们通过减法获得的知识远远比通过加法获得的知识多。如果我发现了一只黑天鹅(注意是真的天鹅),我就可以肯定地说“天鹅都是白色的”这一论断是错误的。但是,即使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只黑天鹅,我也不可以认为上述论断就真的正确。再说一遍:由于一个小小的例外便可以推翻一个论断,因此,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某个事物就是什么,但证伪总是比证实更容易找到依据。
作者提倡“不做优于多做”。我在FPS游戏里发现了对应,这里贴一下推友相关的推:
周末打 Apex 排位的时候突然有个感想 低段位和高段位玩家之间有个明显区别:高段位玩家每个动作都有明确的意图,追求对自己有利;而低段位玩家经常做各种迷之操作,比如跑位路上突然开始 poke 别人,没有好处并且贻误战机。职业领域的多数事情都应该套用这种竞技玩家的心态,阻力小能才游得快。
(这是回复我的:)OODA 当然好,但一没有强调多余动作导致资源浪费,二没有强调有意识的规划要通过强化去改变无意识的习惯。光是别挨没必要的打,别跑没必要的路就能升段,很多人却一直在练枪刷级骂队友。
OODA是指OODA循环,你可以当作“提前规划+根据新输入快速调整规划”,我个人总是在军事领域听到OODA循环这个词。他说的是APEX,我不玩APEX,我玩战地,但我发现他说的是真的,“别挨没必要的打,别跑没必要的路”,比熟背地图、苦练技巧等方式又方便记忆又好用。我又联想到真实的战场,老兵交给新兵的生存技巧都是“不要做XX”,因为失误的惩罚很严重——死掉,而且也没有多少人会在现实里贪多杀人的机会吧。